一、什么是森林火災應急預案?
森林火災應急預案是指為了有效預防和科學撲救森林火災,最大限度減少火災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保護森林資源,維護生態(tài)安全,根據相關法律法規(guī)和規(guī)章制度,結合實際情況而制定的應急預案。
二、森林火災等級是如何劃分的?
森林火災等級劃分為一般森林火災、較大森林火災、重大森林火災和特別重大森林火災四個等級。
一般森林火災:受害森林面積在1公頃以下或者其他林地起火的,或者死亡1人以上3人以下的,或者重傷1人以上10人以下的;
較大森林火災:受害森林面積在1公頃以上100公頃以下的,或者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的,或者重傷10人以上50人以下的;
重大森林火災:受害森林面積在100公頃以上1000公頃以下的,或者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的,或者重傷50人以上100人以下的;
特別重大森林火災:受害森林面積在1000公頃以上的,或者死亡30人以上的,或者重傷100人以上的
三、如何貫徹落實森林火災應急預案?
貫徹落實森林火災應急預案需要各級人民政府和相關部門加強組織領導,明確責任分工,強化宣傳教育,提高公眾防火意識。同時,要加強應急演練和培訓,提高應急處置能力和水平。在火災發(fā)生時,要迅速啟動應急預案,按照預案要求開展應急響應和處置工作,確保人員安全和財產損失最小化。
四、森林火災應急預案的方針是什么?
森林火災應急預案的方針是“預防為主、積極消滅”,同時堅持依法治火、科學防火。
五、森林火災應急預案的工作原則是什么?
答:森林火災應急預案的工作原則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以人為本,科學撲救。最大限度地減少森林火災造成的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和危害,保障撲火人員的人身安全。
2.預防為主,常抓不懈。建立健全森林火災防范體系、信息報告體系、科學決策體系、應急處置體系和恢復重建體系。
3.屬地管轄,先期處置。按照行政區(qū)域管轄范圍,首先由當地人民政府負責組織撲救。
4.分級響應,分級負責。根據森林火災的嚴重性、可控性、所需動用的資源、影響范圍等因素,分級設定和啟動應急預案,明確責任人和指揮權限。
5.快速反應,及時調動。發(fā)現火情后及時收集信息,掌握森林火險、火情狀況,建立健全精簡、統(tǒng)一高效的組織指揮體系,強化應急響應機制,確保將森林火災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
六、森林火災應急預案包括哪些主要內容?
森林火災應急預案通常包括組織指揮體系、預警和信息報告、應急響應、后期處置等主要內容。其中,組織指揮體系部分明確各級指揮機構、成員單位及其職責分工;預警和信息報告部分規(guī)定預警信息發(fā)布、信息報告的程序和要求;應急響應部分明確應急響應的分級、響應措施和國家層面的應對工作等;后期處置部分則包括火災評估、火因火案查處、約談整改、責任追究、工作總結和表彰獎勵等內容。
七、如何實施森林火災應急預案?
1.火災監(jiān)測與報告:充分利用各地的防火瞭望臺以及護林人員的地面巡邏等方式,對森林火情進行全方位監(jiān)測。一旦發(fā)現火情,要立即報告當地人民政府或森林防火指揮部。
2.應急響應:根據火情的性質、程度、影響范圍的判斷,啟動相應的應急預案。由森林防火指揮部統(tǒng)一組織、調動和調整撲火力量,進行火災撲救工作。
3.撲火原則與方法:撲救森林火災時,必須遵循“打早、打小、打了”的原則,爭分奪秒地將林火消滅在初發(fā)階段。撲救方法一般采用直接滅火和隔離帶滅火兩種方法相結合的滅火方法。
4.后勤保障與醫(yī)療救護:在撲救火災的過程中,后勤保障小組負責及時從后方組織撲火人力、物資等需求,確保前方撲火需求得到滿足。醫(yī)療救護小組則負責及時組織搶救傷病員,管理救災藥品。
5.后期處置與恢復:明火撲滅后,各組撲火人員不得擅自撤離,必須就地清理余火,看守火場,防止復燃。同時,組織力量進行災后恢復工作,包括火燒跡地的植被恢復等。
八、公眾在森林火災中應如何配合應急預案的實施?
1.發(fā)現森林火災時,要立即轉移到安全地點,并撥打森林火災報警電話12119報告火災情況。切勿盲目自行救火或組織老人、婦女和兒童參與救火。
2.在森林防火期內,要嚴格遵守森林防火相關法律法規(guī)和禁火令的要求,不在林區(qū)及周邊范圍內使用明火野炊燒烤和吸煙等。
3.積極參與森林防火宣傳教育活動,提高森林防火意識和自救能力。
九、如何有效預防森林火災?
有效預防森林火災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加強宣傳教育,提高公眾的森林防火意識。
(二)嚴格控制火源,禁止在林區(qū)吸煙、野炊等可能引發(fā)火災的行為。
(三)建立健全森林火災防范體系,加強林區(qū)巡邏和監(jiān)控。
(四)在重點防火期內,實行24小時領導帶班值班制度,確保通信暢通。
(五)提倡文明祭祖,禁止明火上墳,確保節(jié)假日期間無重大森林火災和人員傷亡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