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號: | 11341802738926061m/202408-00019 | 組配分類: | 政策法規(guī)文件 |
發(fā)布機構: | 池州市貴池區(qū)應急管理局 | 主題分類: | 財政、金融、審計 |
名稱: | 關于下達2024年中央自然災害救災資金(洪澇、地質災害救災補助)的通知 | 文號: | 無 |
成文日期: | 發(fā)布日期: | 2024-08-07 | |
生效日期: | 廢止日期: |
各有關鎮(zhèn)人
根據《關于預撥2024年中央自然災害救災資金(洪澇、地質災害救災補助)的通知》(皖財資環(huán)〔2024〕579號)文件要求,經區(qū)應急管理局黨委會議研究,并報請區(qū)政府分管領導同意,現將該筆中央自然災害救災資金(洪澇、地質災害救災補助)計劃下達給你們(見附件1)用于應急搶險和受災群眾救助工作,重點做好搜救轉移安置受災人員、排危除險等應急處置、開展次生災害隱患排查和應急整治、倒損民房修復等工作。
請相關鎮(zhèn)、街道要嚴格按照財政部、應急部《中央自然災害救災資金管理暫行辦法》(財建〔2020〕245號)、《安徽省自然災害救災資金管理實施細則》和國庫支付有關規(guī)定,管好用好項目資金。區(qū)應急管理局、區(qū)紀委監(jiān)委、區(qū)財政局等部門將適時開展檢查督查,加強資金績效管理,確保資金安全、規(guī)范、高效使用。
各相關鎮(zhèn)街要明確一名專人做好該筆資金的使用管理工作,8月9日前將初步使用計劃報送區(qū)應急管理局,并經鎮(zhèn)街黨(工)委會議同意后,務必于2024年8月31日前支付完成(需要采購物資的9月30日前支付完成)。待資金使用完成后將該筆資金黨(工)委會會議紀要、相關使用明細臺賬和發(fā)票裝訂成冊,電子版和紙質版各報送一份至區(qū)應急管理局。
聯 系 人:章征祥
附件:
1.2024年中央自然災害救災資金(洪澇、地質災害救災補助)分配表
2.中央自然災害救災資金績效目標申報表
池州市貴池區(qū)財政局 池州市貴池區(qū)應急管理局
2024年8月7日
抄送:區(qū)紀委監(jiān)委。
附件1
2024年中央自然災害救災資金
(洪澇、地質災害救災補助)分配表
序號 |
鎮(zhèn)街名稱 |
救助資金 |
備注 |
1 |
清溪街道 |
8 |
用于人員轉移、安置; 用于動用防汛隊伍抗洪搶險,購買、租賃應急救災裝備物資,搜救人員、排危除險等應急處置,用油、用電、交通、通訊等應急保障,搶修公共設施。 |
2 |
里山街道 |
4 |
|
3 |
馬衙街道 |
4 |
|
4 |
梅龍街道 |
4 |
|
5 |
墩上街道 |
4 |
|
6 |
殷匯鎮(zhèn) |
9 |
|
7 |
牛頭山鎮(zhèn) |
5 |
|
8 |
唐田鎮(zhèn) |
5 |
|
9 |
牌樓鎮(zhèn) |
4 |
|
10 |
梅村鎮(zhèn) |
5 |
|
11 |
梅街鎮(zhèn) |
4 |
|
12 |
棠溪鎮(zhèn) |
4 |
|
合計(萬元) |
60 |
|
附件2
中央自然災害救災資金績效目標申報表
資金名稱 |
2024年中央自然災害救災資金(洪澇、地質災害救災補助) |
||||
中央主管部門 |
|
||||
省級財政部門 |
安徽省財政廳 |
省級主管部門 |
安徽省應急管理廳 |
||
資金情況 |
年度金額: |
60 |
|||
其中:中央補助 |
60 |
||||
地方資金 |
|
||||
年度總 體目標 |
目標:加強洪澇災害應急處置能力,避免和減輕洪澇災害造成的損失,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促進經濟和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 |
||||
績 |
一級 |
二級指標 |
三級指標 |
指標值 |
|
產出 |
數量指標 |
指標1:用于轉移和安置受災群眾 |
≥400人 |
||
指標2:防汛物資裝備購置 |
衛(wèi)星電話≥2部 |
||||
質量指標 |
指標1:救災資金使用率 |
100% |
|||
指標2:下撥標準 |
根據各鎮(zhèn)街人員轉移、安置和因災直接經濟損失情況 |
||||
時效指標 |
指標1:30天內救災資金下達率 |
100% |
|||
指標2:洪澇災害險情應急處置時間 |
≤12小時 |
||||
指標3:洪澇災害險情應急置及時率(%) |
100% |
||||
成本指標 |
指標1:通過政府招標采購等方式降低成本 |
預算值≤60萬元 |
|||
效益 |
經濟效益指標 |
指標1:減少經濟損失 |
最大限度減少群眾財產損失 |
||
社會效益指標 |
指標1:災區(qū)社會秩序 |
災區(qū)社會秩序穩(wěn)定有序 |
|||
指標2:重大負面輿情和事件次數 |
≤2 |
||||
生態(tài)效益指標 |
指標1:減少洪澇災害造成的損失,對環(huán)境的改善或提升 |
有效 |
|||
可持續(xù)影響指標 |
指標1:基層防汛應急能力 |
穩(wěn)步提升 |
|||
滿意度指標 |
服務對象滿意度指標 |
指標1:受災群眾投訴率 |
受災群眾投訴率不超過0.1%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