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號: | 11341802556345493F /202012-00014 | 組配分類: | 政策文件 |
發(fā)布機構: | 貴池區(qū)清風街道辦事處 | 主題分類: | 民政、扶貧、救災 |
名稱: | 關于認真貫徹省領導批示精神切實做好雨雪天氣防范應對工作的通知 | 文號: | 無 |
成文日期: | 發(fā)布日期: | 2020-12-12 | |
生效日期: | 廢止日期: |
各市減災救災委員會、省減災救災委員會各成員單位:
據氣象預報,11月17日至19日,中東部地區(qū)將出現一次較大范圍降水降溫過程,并伴有陣風,局地中到大雪或雨夾雪。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省委書記李錦斌立即作出批示,要求密切關注此輪強雨雪、大風降溫過程,扎實做好防范應對工作,確保人民群眾正常生產生活秩序。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鄧向陽要求立即做出安排,逐條落實,確保安全。當前天氣逐漸轉冷,雨雪天氣過程逐漸多發(fā)。為認真貫徹落實省領導批示精神,切實做好雨雪天氣防范應對工作,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加強組織領導,壓實壓緊責任
各地各部門要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堅決克服麻痹思想,始終保持高度警覺,把雨雪天氣防范應對工作作為當前的重要任務來抓,切實加強對救災工作的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強化工作部署,細化工作預案,嚴格責任落實,確保組織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落實到位、責任到位,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確保正常生產生活秩序。
二、加強隱患排查,及時化解風險
各地各部門要迅速組織開展災害風險隱患排查工作,重點是學校、醫(yī)院、各類養(yǎng)老機構、社會(兒童)福利院、救助管理機構等場所,道路、橋梁、供水、供電、供氣、供暖、防火等公共設施,落實防范措施,及時排除故障,嚴防大面積長時間交通不暢和重特大交通事故,對存在安全隱患的,立即制定處置方案,限時整改。要加強在田作物尤其是蔬菜大棚等設施農業(yè)的防災和安全工作,減少災害性天氣給農業(yè)生產帶來的影響。要密切關注居住在危舊房屋的群眾,重點對特困人員、低保戶、建檔立卡貧困戶、重度殘疾人和優(yōu)撫對象等進行跟蹤服務,提前轉移并加以妥善安置,采取防寒措施,堅決防止因工作不到位而出現人員傷亡。
三、加強監(jiān)測預警,及時會商研判
各地各部門要密切關注天氣形勢,健全協調有序、運轉高效的工作機制,加強部門間會商,認真研判可能引發(fā)自然災害和安全生產事故的風險,提前發(fā)布預警信息,指導和督促有關地區(qū)和單位做好防范應對措施,為群眾轉移避險、防災避災、搶險救災和安全生產贏得時間和主動。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互聯網、手機短信等各種媒體和有線廣播、高音喇叭、鳴鑼吹哨等傳統方式,及時發(fā)布災害預警信息到戶到人,提醒社會公眾主動采取防災避險措施。
四、加強精準救助,保障物資供應
今年汛期,我省出現大范圍嚴重洪澇災害,災害損失較為嚴重,當前部分地區(qū)正在開展水毀群眾住房重建(修繕)工作,受災群眾基本生活安排面臨較大壓力。各地各部門要科學評估災害天氣對群眾特別是困難群眾生活造成的影響,結合正在開展的過渡期救助、冬春救助等工作,及時開展救災和救助工作,兜牢底線,將災害對群眾基本生活可能造成的影響降到最低。要切實落實分級儲備主體責任,及時補充各類救災物資,組織好生活必需品的供應和調運,滿足市場和群眾生活需求。要進一步豐富物資品種、提高物資的檔次和質量,視情向多災易災縣、山區(qū)、庫區(qū)及偏遠鄉(xiāng)鎮(zhèn)分散儲備。要建立健全救災物資應急采購、協議儲備和緊急調撥機制,確保應急期間儲備物資能夠調得出、用得上、不誤事,確保受災群眾在災害發(fā)生后12小時內得到及時有效救助。
五、加強應急值守,強化應急處突
各地各部門要嚴格執(zhí)行24小時值班和領導帶班制度,確保通信聯絡暢通。要加強信息報送工作,嚴格按照自然災害、事故信息報告工作要求,及時、準確、規(guī)范報送災害、事故信息。一旦發(fā)生突發(fā)事件,要及時啟動應急響應,相關負責人要第一時間趕赴現場指揮處置,確保突發(fā)事件得到及時有效應對,最大限度減輕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努力減輕災害影響。
安徽省減災救災委員會辦公室
2020年11月17日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